据统计,至9月10日,共有温氏股份(38.380, -0.86, -2.19%)、牧原股份(69.800, -3.20, -4.38%)等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8月份生猪销售数据。
其中,头部企业今年8月份销量均明显回落,但三家龙头销售均价却出现了54.85%的增长,足以对冲掉销量下滑的影响。
相比之下,养殖、销售规模较小的企业,受益于较低的基数,今年8月销售规模则出现非常明显的提升,如月销量8.75万头的傲农生物(21.680, -0.03, -0.14%)出现了同比126%的增长,处于量、价齐升状态。
“每年的8月为传统消费淡季,多是年度出栏量的低点。今年受疫情、留种和压栏惜售等方面因素影响,头部企业销量明显下降。”卓创资讯生猪行业分析师张莉莉9月10日介绍称,考虑到行业淡旺季切换、生猪价格等因素,预计9月各家企业销量环比会有所提升。
不过,落实到具体企业,可能还要面临一些变量。华南一家养殖龙头企业人士10日便反馈称,“9月份能否放量出来,还要视各家子公司的留种情况再定。”
头部以价补量、尾部量价齐升
单月销量达到30万头规模以上的养殖企业,在A股就已经算是头部公司了。
其中,达标的4家公司中,有3家8月份销量明显下滑,温氏股份同比降42.68%、牧原股份降36.86%、正邦科技(17.720, -0.37, -2.05%)降28.75%。
正邦科技解释为,“疫情较为稳定的区域,公司适当放宽留种标准,加大留种和扩产力度;将部分生猪推迟出栏时间,原则上养殖至150公斤体重以上再出栏,导致公司8月份出栏量环比及同比均有所下降。”